Tuesday 5 January 2016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1840.5.7-1893.11.6


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樂派特徵,但仍以浪漫風格為基準。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二十二歲時柴可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後,在尼可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柴可夫斯基與梅克夫人
(Nadezhda von Meck)的友誼常常為人所津津樂道。梅克夫人是一位熱愛音樂的俄國鐵路大亨富孀夫人,她非常喜愛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後來也成為他的資助人,而柴可夫斯基後期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她與柴可夫斯基長期通信並提供他旅遊四處及作曲生活所需的經費,儘管兩人的書信來往相當頻繁也相談甚歡,他們卻有一種共識就是不要見面,即使不巧同時出現在同一場合或是擦肩而過他們也都當作互不相識以保持彼此在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這段奇妙的友誼持續了十四年,直到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產時才終止。而柴可夫斯基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獨自度過憂鬱的三年後於莫斯科去世。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歐洲式華麗而優雅的風格,較之俄羅斯式樸素的鄉土色彩更為強烈些。由於他身處俄國人的生活環境,以及他本身的天性,在他的音樂中,經常蕩漾著深邃的哀愁感。從這種特性上看,他的音樂算是折衷式的。他那富於魅力的音樂,不久就風靡歐美樂壇,引起萬人的共鳴。


柴可夫斯基遺留下來的作品數量龐大,內容種類繁多,包括七首交響曲、四部交響組曲、三部芭蕾舞劇、一系列標題性交響序曲、幻想曲與器樂協奏曲,還有上百首浪漫曲、聲樂曲,以及大量鋼琴作品,類型極為完整,絕對是全方位作曲家,尤其特殊的是,他較過去西方作曲家,更多了芭蕾舞劇音樂作品。





◎《1812序曲》1812 Overture (片尾片段)

列寧格勒

祖賓梅塔指揮

交響情人夢版本(有曲解)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187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